最新统计表现民营经济铸就温州活力
编者按:为了给温州经济发展状态作一个较为周全的描绘,温州市统计局以科学的数据,严谨的分析,做了十多个专题调查研究。值此轻博会开幕之际,分外对这些调查研究做了采访与整合,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《活力温州?品牌温州》,敬请垂注。 市统计局一项最新统计调查表现,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加的稳固器,是增长就业紧张渠道,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的可靠保证,不仅推进了温州跨越式发展,而且提拔了温州竞争力。 地位:“稳固器”举足轻重 改革开放以来,因为我市民营经济的推动,我市经济总量、财政总收入在全省的位次,分别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第4位、第7位,上升到如今的第3位。2003年,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生产总值975亿元,占全市比重79.9%,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;民营经济的税收收入为107.77亿元,占悉数税收收入的74.7%,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15个百分点。在工业、商业、外贸出口、投资领域,民营经济在全社会比重中均居重要地位。2003年,民营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6.9%,民营企业贸易业零售额比重为83.0%,民营企业自营出口额占比重98.8%,非国有经济的投资额比重为67.4%。 数据注解,民营工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加的稳固器。目前,我市国民经济仍处于工业化阶段,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51.8%以上。2003年的我市工业发展速度显明加快,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8.7%。 作用:“拓渠道”广纳就业 民营经济不仅推进了温州跨越式发展,而且提拔了温州竞争力。温州民营经济的蓬勃鼓起,成为全国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之一。目前,全市个体工商户24.3万户,民营企业3.7万家。 2003年,全市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287.02万人,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64.6%。事实证实,民营经济在增长就业,维护社会稳固等方面作用日益明显。 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,直接进步了城乡居民收入。2003年,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5元,居全省各市的首位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48元,其中工资性收入2104元,占比重37.9%,而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大部分是寄托民营经济发展得到的。 发展:“新思路”赓续求变 我市民营企业涌现出了不少企业巨头。2003年,在温州市规模以上3824家工业企业中,民营工业企业有3704家。其中民营集团企业105家,年户均贩卖收入达到4.55亿元。在“中国电器之都”柳市,就集聚了30多家中国电器集团,拥有正泰、德力西两个中国闻名商标。 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向当代公司制企业过渡。2003年,全市工业企业中,股份制企业已达到3740家,比1998年增长3479家。民营企业资产进一步重组,出现了8家制锁龙头企业共同组建国内最大的制锁企业“强强集团”以及“中瑞”、“中驰”等财团控股公司。今年,华峰集团、瑞立集团已分别获准在国内和美国上市,实现了民营企业上市零的突破。(来源:温州日报 温统 胡恩强 尤成勇) (作者:佚名编辑: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)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