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ogo
  •          
      全球商品进入重新定价、资产价格重估时代
      时间:2017年12月26日信息来源: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: 加入收藏 】【 字体:

      面对近年来国际原油、铜等资源类商品价格持续暴涨,5月20日在中国期货市场高层论坛上,多位国内期货专家学者指出:全球商品已经进入重新定价、资产价格重估时代,一些资源型商品价格已经不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 。

        田源:全球商品重新定价

       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田源指出,全球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,其中最凸起的体现是全球商品开始重新定价、资产价格重估。最近一段时间,全球有色金属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、迄今看不到头的牛市,全球商品价格狂涨、超常规上涨,这意味着以美元贬值为主推动力,以多国崛起为重要内容的新的全球化市场到来。
        世界各国在这次涨价之前都在做一件事情,就是把资产换成美元。在许多年前,把资产换成美元是全世界人民的最高寻求,于是美元走向世界,但是如今进入了美元换资产的时代。如今美元地位发生了根本摇动,美元弱势和贬值是一个不可见底的过程。近年来大家都看到了中国崛起,但中国崛起只是一组崛起国家中心最引人瞩目的一个,俄罗斯、巴西、印度、阿根廷等其他国家经济也保持了5%以上增加。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,就出现了全球定价、价值重估题目。
        中国人在此次铜价格上涨中赢利的比较少,在中期客户里面跨国公司客户这次普遍都赢利了,而且赚得比较多。他们是持续持有铜,随着价格从2万到3万再到5万。他们不怕下跌风险,重要是由于他们对全球经济比我们的专家内心更加有底。

        廖英敏:价格不完全由供求决定

     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间期货证券研究室主任廖英敏透露表现,当前全球期货市场发展敏捷,交易量年增加大约在30%以上。经济全球化带动了金融全球化,为期货市场提供了优秀发展环境。初步估计,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,世界经济年增加大约在3%左右,世界贸易年增加大约在5%左右,资本流动年增加率大约在20%以上。近几年期货市场使经济强国成为定价中间,成为掠夺其他国家财富的重要情势。一些经济大国期货市场特别很是发达,作为全球性定价中间,这些国家制订商品交易规则,成为最大受益者。
        近几年来美国过大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促使美元大幅贬值;而且美国大量发行货币,导致全球储蓄供大于求,国际游资特别很是多,大量流向了资源型商品市场,这就冲击了国际金融市场。最近石油、铜、黄金等价格飞速上涨,由于这些流资进入了期货市场。2005年上半年,美国期货市场交易量进步了35%,能源交易量进步了31.6%,有色金属交易进步了18.3%,这是由大量资金涌向资源型商品市场的效果。这些投资基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,改变了这些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。因为大量谋利资金介入,一些资源型商品价格已经不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,谋利基金行使统统可行使信息进行价格炒作。

        常清:企业要行使“主场”套保

        “中国企业应该充分行使本土期货市场上风进行套期保值”,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如此透露表现。他指出,在中国期货市场上,中国投资者、机构有必然上风。就像踢足球一样,中国球员到美国以后,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被人家踢进球了。同时,只有中国期货市场才能精确反映国内远期信息,当局也才能获取精确的宏观调控信息。
        但是,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紧张滞后。因为前几年国内没有上市豆油期货,香港上市公司中盛粮油被迫到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(CBOT)进行套期保值。但CBOT更多地是反映了国际市场情况,这与国内市场情况不尽雷同。因此造成企业套保失败,出现亏损。此外,前几年的株冶事件及前期沸沸扬扬的国储铜事件,都是因在海外市场套保而被国际基金“打猎”造成巨亏,教训惨痛。
        常清认为,大力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已经是迫在眉睫。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滞后,企业受不了,当局也难受。对比我国有期货和没有期货的产业,其竞争力大不一样。如我国石油和有色行业,有色产业自从引入期货之后,整个产业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都特别很是强;而石油产业竞争力却较差,他们被迫把部分市场风险转嫁给老百姓。我国三大石油垄断企业只是在国内才有话语权,但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定价话语权。其中紧张缘故原由是中国没有石油期货,产业竞争力低。同样,中国是全世界能源原材料包括铁矿石的最大买家,但我们却没有定价话语权,这与中国没有建立高度发达的期货市场不无关系。

        高扬:商品牛市暴露中国财富黑洞

        北京工商大学高扬博士认为,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间,但在外观繁荣背后却隐蔽了一个特别很是严厉的题目———中国资源短缺题目。重要资源产品如原油、铜、铝、铁矿石等,中国在这些产品的贸易方面,对外依存度基本在40%以上,铜对外依存度更高达80%以上,已经达到紧张短缺情况。而且中国目前处在特别很是难堪的境地:一旦卖东西,价格总是低;一旦买东西,价格总是要涨。如与2001年相比,原油、铜价格涨幅高达5至6倍;中国稀土出口量增加10倍,但价格赓续被压低,压低幅度达64%。
        这种价格转变,直接导致中国微观企业利润大幅度降落。假如大部分企业都亏损,这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很紧张。由于企业亏损将会把经营风险转移到银行,可能变成银行的呆账、坏账。国际上不合理的价格系统,可能会导致中国整个金融系统更加脆弱,出现输入型金融危急。而一些大型跨国投资公司以及资源型跨国公司,他们通过资金力量操作期货市场,再去影响现货市场,从而使中国的财富被白白蒸发掉,这是中国面临的特别很是严厉的题目。
        这种价格风险并不仅仅是微观企业可以提防的,而是必要国家从战略性高度发展中国期货市场。使它成为大宗商品国际定价至少是亚洲定价中间,使期货市场成为应对发达国家没有硝烟战争的一种利器,尽可能避免特别很是可惜的财富流失征象。【作者:赵彤刚 】

      (作者:佚名编辑: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)
         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       技术支持:玉环网站
       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