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期内铜企业可能会为赶“末班车”而集中出口
昨日,财政部宣布了调整部分铜及铜材出口暂定税率关照,称自2006年4月10日起,将精炼铜及铜合金出口暂定税率由5%调至10%,铜材出口暂定税率由0%调至10%。 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,该政策将使中国铜需求量持续降落,短期内可能会引起铜企业为赶“末班车”而集中出口,从而造成国内铜价上涨。 虽然隔夜LME期铜下挫38美元/吨,基金净空头也在持续增长。但上海期铜并未受到其影响。受到上述新闻刺激,昨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主力5月合约上涨380元,收报45970元每吨。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期货科科长张雪峰认为:“该政策长期内将渐渐降低国内铜消耗量,原先可以出口的铜加工产品,由于出口税率进步,继承出口将没有利润”。同时,一部分进料加工后出口的初级产品将削减,或者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。因此长期看,将使国内这部分企业铜需求持续降落。 张雪峰指出,但短期看来,这可能会造成4月10日前各个铜加工企业集中出口征象。另外,不少长期稳固出口的合同将会提前。这都可能导致国内铜以及铜材数量削减,从而引发铜价在短期内上涨。 该税收政策的出台也引发了业界热议,宁波一家铜材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,昨日在看到关照后公司就立即召开讨论会。“目前还不能精确判断对铜价以及国内铜产业的影响有多大,还要了解政策详细内容”,这位负责人说,“但往后国内铜需求量降落是肯定的。”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,该政策短期内对铜价影响不会太大。由于政策只是做到限定出口,当国内外价差比较大的时候,因为税率调整之后,出口铜将增长5%的税收成本,如许一来,以往做差价的那部分资金就比较难操作。另外,以开立名誉证等体例进行铜进口,从而达到融资的目的(即融资铜)的贸易量可能会削减。金瑞期货总经理姜昌武透露表现,在出口税收进步后,以进口铜进行融资的贸易企业,往后再出口的难度显明加大,甚至没有办法再出口。 江铜集团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表现,该税收政策可能会导致国内铜需求缓慢降落。从加工企业角度看,以往通过购买国外铜精矿,再重新出口情况可能削减。否则5%的出口税率将导致这部分营业赔钱。“不过,这部分铜往后可能由来料加工的铜企业消化掉”。上述负责人透露表现。他说,“目前国内铜产量为150万吨,消耗量约350-360万吨。到2007年才能形成370万吨的精炼铜能力。理论上看,这个政策要到2007年以后才会有比较大的影响”。 “现实上这只是限定初级产品和质料型产品出口,这些产品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,对于高精尖产品出口,国家照旧鼓励的。”姜昌武说。 上海有色金属网 (作者:佚名编辑: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)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