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基本金属行情走势分析
2006年,中国经济生产过剩总格局已形成,由此决定了国内有色金属行情不会重演2005年的走势。2006年将是一个本轮经济周期开始转向下行的年份,但滑落的幅度不会很大。因此说,2006年有可能是一个“拐点”年,是一个由短缺到过剩的转变。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认为,2005年以来制约经济增加的“瓶颈”部门开始从短缺变化为过剩,如许就使中国经济生产过剩总的格局已经形成,本来中国的消耗品供求已经是过剩格局,近年来的短缺部门都集中在生产资料领域,如今生产资料领域也开始出现过剩,所以总的过剩格局就基本形成了。据发改委统计,2005年9月末与年初相比,在129种重要工业产品中,有75%的产品库存是增长的。 一、2006年铜市行情运行趋势 1、行情对比 LME市,2005年12月份月平均价格同1月份月平均价相比,三月期铜、现货铜、铜结算价上涨幅度分别为1390.2美元/吨、1407.3美元/吨、1403.6美元/吨,环比涨幅比率分别为46.1%、44.5%、44.4%。 沪市,2005年12月份月平均价同1月份月平均价相比,1#电解铜、智利CCC铜上涨幅度分别为9215.0元/吨、9340.0元/吨,环比上涨比率分别为29.3%、29.6%。 通过上述分析数据可知,在2005年的铜市中,12月份月平均价格同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LME现货铜上涨幅度高于沪1#电解铜15.2%。 2、观点看台 针对2006年铜市行情走势,国内外专家机构有不同的见解。 国内观点:中期嘉禾资深分析师李杨透露表现,近段时间来,沪铜短期补涨许多,尽管有所下跌,但总体趋势照旧向上的。目前的回调应该属于正常范围,临近年关,部分多头落袋为安,而一旦有多头平仓,其他多头就会跟着平多单,这就是跳水的重要缘故原由,即恐慌性的抛盘。 分析师汪旭琪也透露表现,铜市自己涨势已经很高,技术上要求像样的调整已经知足了,市场获利能量已经充沛,此外,他还强调,铜市快速上涨最后会导致消耗断层。消耗断层将体现在企业的停产、减产。 国外巴克莱银行观点:该机构认为LME三月期铜极可能冲击5000美元/吨的高位。生产厂家远期卖压缓解,消耗者积极下单,长线组合基金介入,使得远期合约较近期合约上涨更快。铜基本面优秀如初:消耗企业库存偏低;全球消耗需求强劲;铜厂不仅面临铜矿品诘责题,而且计划增产或者新建的铜厂面临水、电、劳力和外汇成本上升、无法按期达产的难堪局面。铜价飙升,2006年工人罢工将不可避免。铜供给出现任何风吹草动,都会惹怒敏感的铜价——由于产能不足,库存偏低,铜价下跌无托言。 二、2006年铝市行情运行趋势 1、行情对比 LME铝市,12月份月平均价同1月份月平均价相比,三月期铝、现货铝、铝结算价上涨幅度分别为405美元/吨、411美元/吨、408美元/吨,环比涨幅比率分别为22.13%、22.38%、2 2.27%。 沪铝市,12月份月平均价同1月份月平均价相比,Aoo铝锭、长江铝上涨幅度分别为2902元/吨、2895元/吨,环比上涨比率分别为18.16%、18.15%。 通过上述分析数据可知,在2005年的铝市中,12月份月平均价格同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LME现货铝上涨幅度高于沪Aoo铝锭4.22%。 2、观点看台 针对2006年铝市行情走势,国内外专家机构有不同的见解。 国内观点:目前价格与LME价格尚有距离,沪铝应该还有上涨空间。因为2005年中国改革了铝的出口退税制度,也使中国的铝出口大大放缓。这期间谋利基金瞄准了铝作为新的谋利点,在谋利买盘的推动下,期铝至今已经上涨逾18%,轻松窜上2300美元,创下1989年以来的新高,目前在2400美元附近修正。而国内期铝、现铝双双应声而上,沪铝也引来国内基金的青睐,在氧化铝价格高企、23家大中企业联合减产10%的践诺下,沪期铝结束了前期在19000元附近的盘整,即使在库存增长的前提下,也当仁不让地周全上扬。 国外巴克莱银行观点:2006年第一季度,LME三月期铝有望冲击2500美元/吨。因为电解铝厂生产成本压力赓续上升,消耗需求茂盛,期铝远期合约价格稳固上涨。高价氧化铝制约着中国电解铝产能的扩张,电力短缺则影响到西方国家电解铝厂的生存。将来,随着消耗者库存的建立,中国出口铝的削减,铝库存将进一步降落。近期,得力于伦敦铝价的上涨,中国铝出口量增长。但是这种势头难以持续,由于,中国当局明确透露表现要限定高耗能产品的出口,需要情况下,可能再次进步铝锭出口关税。 三、2006年铅市行情运行趋势 1、行情对比 LME铅市,2005年12月份月平均价格与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LME三月期铅、现货铅上涨幅度分别为178.8美元/吨、167.7美元/吨,环比涨幅比率分别为19.6%、17.6%。 沪铅市,2005年12月份月平均价格与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沪1#铅锭、1#豫光牌铅锭上涨幅度分别为371.0元/吨、345.0元/吨,环比上涨比率分别为3.9%、3.6%。 通过上述分析数据可知,在2005年的铅市中,12月份月平均价格同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LME现货铅上涨幅度高于沪1#铅锭13.7%。 2、观点看台 针对2006年铅锌市行情走势,国内外专家机构有不同的见解。 国内观点:“明年将是铅锌行业最困难的一年,”五矿集团铅锌部总经理马中飞认为,“企业原本就已经特别很是困难,明年铅将取消加工贸易,铅锌的出口退税率也将大幅调低,铅锌将成为继电解铝、电解铜之后,2006年最难的行业。”马中飞透露表现,质料严重、成本过高、调控力度过猛,多种因素将使铅锌冶炼企业陷入无以为继的田地。 国外巴克莱银行观点:短期内,LME三月铅价将围绕1000~1150美元/吨的区间运行。该机构认为铅价已经接近顶部。因为铅库存偏低,价格下档支持显明,但是缺少其他金属上涨的动力。中国仍是铅净出口国,全球铅产量赓续增长。 四、2006年锌市行情运行趋势 1、行情对比 LME锌市,2005年12月份月平均价格与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LME三月期锌、现货锌、锌结算价上涨幅度分别为573.7美元/吨、566.9美元/吨、568.6美元/吨,环比涨幅比率分别为46.0%、45.6%、45.7%。 沪锌市,2005年12月份月平均价格与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沪1#锌锭、0#锌锭上涨幅度分别为3924.0元/吨、3883.0元/吨,环比上涨比率分别为32.4%、31.8% 通过上述分析数据可知,在2005年的锌市中,12月份月平均价格同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LME现货锌上涨幅度高于沪1#锌锭13.2%。 2、观点看台 针对2006年锌市行情走势,国内外专家机构有不同的见解。 国外巴克莱银行观点:预计2006年,LME三月期锌目标价位为2200美元/吨,远期合约也蕴藏投资机会。2005年下半年以来,锌紧随铜价,强劲上扬。2006年,锌将仍是金属中的亮点。镀锌钢对锌需求强劲及供给不足,导致LME锌库存持续降落。往后几年,锌矿后续新增产量仍然十分渺茫,中国对锌进口需求赓续增加,所以锌价前景可观。市场有些人士忧虑中国锌矿产量较预期要大得多,我们认为中国锌矿规模普遍偏小,而且很快就会被开采完毕,因此2006年锌市场仍然处于短缺。 五、2006年锡市行情运行趋势 1、行情对比 LME锡市,2005年12月份月平均价格与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三月期锡、现货锡、锡结算价下跌幅度分别为1003.58美元/吨、942.737美元/吨、1029.89美元/吨,环比跌幅率分别为13.1%、12.3%、13.3%。 沪锡市,2005年12月份月平均价格与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1#锡锭下跌幅度为15945元/吨,环比下跌比率为18.73%。 通过上述分析数据可知,在2005年的锡市中,12月份月平均价格同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LME现货锡下跌幅度低于沪1#锡锭6.43%。 2、观点看台 针对2006年锡市行情走势,国内外专家机构有不同的见解。 国内观点:2006年中国锡和锡产品的出口配额将从2005年的57000吨压缩为53000吨,而且出口退税也将从如今的8%下调为5%,中国的出口数量将进一步削减,2006年国际市场价格将触底回升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,2005年1~11月份国内锡产量为11.2万吨,同比增加16.9%。从2005年3月份起,我国已开始成为精炼锡与锡合金净进口国。国内市场需求茂盛,价格上涨。当局增强了对锡矿的治理,锡精矿供应短缺,2005年国内锡产量将为12~13万吨之间。对国内的生产厂家来说,他们对出口不感爱好。 国外巴克莱银行观点:短期来看,LME三月锡价有望重上7000美元/吨。2005年下半年,锡价也出现了下跌。LME三月期锡在短暂试探200天均线6000美元/吨下方之后企稳。锡基本面正在改善。短期来看,亚洲锡生产厂家受到季风影响,全球锡生产普遍成本较高,克制了生产厂家在6000美元/吨以下的抛盘爱好。虽然锡价受挫于基金趋势性抛盘,但是中国电子行业的蓬勃发展,锡焊的重新启用,将导致锡消耗茂盛。 六、2006年镍市行情运行趋势 1、行情对比 LME镍市,2005年12月份月平均价格与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三月期镍、现货镍、镍结算价下跌幅度分别为988美元/吨、1103美元/吨、1115美元/吨,环比下跌比率分别为6.80%、7.57%、7.69%。 沪镍市,2005年12月份月平均价格与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沪1#电解镍、1#金川镍下跌幅度分别为26154元/吨、27148元/吨,环比下跌比率分别为17.75%、18.26%。 通过上述分析数据可知,在2005年的镍市中,12月份月平均价格同1月份月平均价格相比,LME现货镍下跌幅度低于沪1#电解镍10.18%。 2、观点看台 针对2006年镍市行情走势,国内外专家机构有不同的见解。 国外巴克莱银行观点:LME三月镍价短期上涨目标为15500美元/吨。2005年下半年,因为不锈钢减产,消耗者减少库存,镍需求十分疲弱,镍价下跌了约30%。不过,此轮镍价下跌的底部11500美元/吨仍属于历史高位水平。因为镍矿供给不足,导致削减了45000吨镍的生产,镍价得以支持。尽管镍库存在增长,从历史角度来看,仍属于偏低水平,镍市场前景光明。中国镍进口需求上升,一家欧洲不锈钢厂镍需求回升,镍矿供给增加缓慢——这些因素将打破将来镍供给过剩的格局,镍价上涨好像尽在情理。 摩根大通银行观点:该机构在近期报告中称,因供给将超过需求,将来两年全球镍价将下滑。该行预计2006年全球镍平均价格为12100美元/吨,2007年将进一步下滑至11425美元/吨。世界最大的镍产商-国际镍业公司2006年第一季度可能开始开发其位于加拿大的一镍矿项目,将进一步增长全球镍供给数量。(付亚波) (作者:佚名编辑: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)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
|
|